iSpiik快记086:敏捷-在线看板

Leangoo的看板比较适合敏捷协作,不过在甲方原因内部协作人群有限,一直用个人版。
对于需求看板来说,除了时间线推进的泳道划分,还可以标签区分不同板块的需求。比如:业务、财务、数据等

引出来对于产品大需求包,那包含则是产品维度的:市场、开发、测试、支持、产品等板块内容。比较轻量的管理,一个看板搞定,对了还能到处list存档。另外跨看板的引用功能也不错

iSpiik快记085:需求到功能:支点、杠杆、瓶颈

从创作者角度,由用户需求到产品需求list再到feature list,都在找杠杆、放支点,让价值效率最高,不过必须要加入瓶颈理论的内容。

如果产生瓶颈制约点,肯定是发现瓶颈——迁就瓶颈——解决瓶颈的过程,其实对应到产品里面也类似于kano模型的几种划分

iSpiik快记084:用户想要的—>需要的

用户会为想要的而不是需要的东西轻易买单

想要的是用户内心产生的,这是源自人的层次需求;需要的是用户根据真实世界在自己认知的投射,产生的自我解决方案 想要的——>需要的,整个过程极短且较难察觉,常规上人们不会去刻意解构整个过程,但不代表它不存在 比如:得到有时卖的不是知识而是焦虑消除

iSpiik快记083:解构用户,建构产品

说需求分析像是需求管理的催化剂,从用户需求到产品需求的过滤器。需要经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iamsujie提出了典型的Y模型,找到用户的本质诉求然后形成产品功能。

从问题到解决方案,其实是解构和建构的过程,解构用户(打的够散,看到真实世界) 建构产品(极具收敛进行产品提炼)。 ​​​​

iSpiik快记082:分组会议-storming

#会议# 七人左右的小组可以完成讨论并产出想法,当人数再多之后 大概率上要么是一边倒要么是众口无言,这点在工作经历中不乏看到。如果人数众多,比如几十人,分小组(每小组控制在7人左右)进行会议是比较合适的,提出议题,以每小组为单位进行内容产出,这时候你会发现竟然有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产生。

好处在哪里,小组会议缺乏信息的广度,群体会议缺乏效率,结合起来之后效果会好不少(不排除小组内部仍然存在跟风一件)。比如面对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就可以尝试“卡片分类法”先storming出来各种方案,然后汇集、讨论、分类。

iSpiik快记081:需求采集 大生产运动

【#需求采集#  大生产运动】18年Q4做过一个项目,因为产品名称中有个“匣”字,所以项目名字叫做“钢铁匣”,当时处于实测的需求大采集阶段。一想促进尽快的通过小范围实测暴露产品问题,二来挖掘需求,所以我组织发起了需求大采集的活动并制定了相应的奖励规则。

方案起草、时间规划、审批、kick off启动大会,一条龙顺利的开启了那次运动,那时候搞的奖项也是五花八门:

成长奖励【挖需求的】——为提供有限需求贡献的(转化为产品需求)奖励20元每个需求
突击奖【促进数据新增】——为在要求时间内在新交易系统产生订单数据的同学给与5元/人次奖励
技能get奖【提升培训效果】——对培训内容进行抢答形式提问,回答正确的同学奖励10元每题
数据协作奖【奖励协作】——为系统切换前提进行基础数据整理的同学给与奖励
种子用户【前期的种子用户奖励】——100元/人奖励、颁发《2018年钢铁匣项目影响力用户》证书
比对测试奖【小范围实测参与奖励】——给与小范围内测的参与人员额外的奖励支持200元/人
这次大生产活动总计花费了6980元,持续大概2个月,对项目推进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整个活动10月份启动,直至那年春节前夕结束,并在春节后申请下来了资金制作了证书,当公布并发放奖励的时候感受到大家对于这种形式的重视,仪式感也算是到位了。

经此之后:
①大家由此养成了需求提供的习惯,基本上摒除了上来就抱怨的搞法,很多人开始给我主动说他的场景、问题、想要的
②由于前期的触点安排分布较广,基本每个部门都培养除了用户代表,会进行典型的体验反馈,沟通起来也更加顺畅
③竟然遇到有的同学会在提需求的时候帮相关部门的用户也考虑一下,这种情况简直是万幸

过程中并没有用什么标准的需求收集工具,计划过用钉钉表单、格式文档,但毕竟是业务型团队还是放弃了,归集由我统一用看板进行管理,但相关人员可以有查看权限(其实几乎是没人会看…)。加杠杆之后的需求采集,你会发现异常发散,不失为一件好事儿

iSpiik快记080:用研-数据分析、采集点预留

每个城市大概都有个叫富人区的地方,在重庆的渝北区被本地人叫做富人区,印象中那里的人口密度要小得多、道路也宽敞、房屋也稀疏,还有个典型特点就是别墅盘数量多。

之前旅游团队做数据分析,地域*客单价纬度数据的呈现也说明了这个问题,重庆主城9区+区县,按照区域划分渝北区的客单价果然第一☝️

#数据分析# 也是用户研究的一种方法,信息化的进程让现在人们越来越多的行为、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对象被数字化了,数据的大量产生为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我们的起居、出行、沟通、消费、偏好等映射到不同的载体上面,再与关联动作的数据叠加,展开到时间线、空间,会得出充满想象的结果…不过数字化存在对真实世界信息的压缩,所以数据分析之后相对应的还会有辅助真实世界验证。

在活动运营中同样有数据分析的部分,活动运营会基于已有信息作出战术方向部署,然后提取相应数据进行分析佐证推论,尝试分析解释,修正下一次活动运营。

既然数据后续也会用到,就应该在产品设计中尽可能早地做好数据预留采集点,建筑中有小工会专门做“预留”各种管线,然后才会有大家看到的混凝土搅拌车过去浇筑混凝土。同样是产品,又是一样的味道。差别在于工程的预留会构成产品的使用实体,互联网产品的数据预留点用来帮助策略和产品优化 #ispiik小站#

iSpiik快记079:早期的demo验证

大概4年前和深圳同天下Boss Sky(很重要的一位亦师亦友的前辈,可惜后面由于所在团队的缘故,没能顺利与之合作并且中间产生了一些疏远,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代表产品是旅游批发组团系统-小强ERP、知识社区-小强学院、旅游地接系统-OTAS)在成都第一次碰面,当时聊到旅游交易系统集团化场景中的数据中心化问题,我们勾勒了如图这个低保证的图片,我拿来作为后来给boss的演示

很熟悉的味道:尽可能早的低成本的可用性测试进行验证,这就是个纸面demo。有时自己也会随性的画一些线框,甚至在excel上面呈现低保真原型,或者在原型工具上面贴一些控件

一句话就是:通过demo或者产品➕人物 地点 事件 产生 结论 分析,促进产品改进或者创新

iSpiik快记078:用户怎么说≠用户怎么做

记得梁宁老师产品思维30讲里面举了个索尼音响的用户访谈,大致是问用户新的音响他们偏向选择什么颜色,提供黄色和黑色可选,大多数都选择了黄色。然后访谈结束,组织者说门口有黄色和黑色的音响作为回报,每人可以任选1个带走,结果清一色的选择了黑色带走……

用户怎么说≠用户怎么做
这个现象现实中也很多,我们说自己明天要早起、他说明天开始减肥、他说旅行中希望导游可以全程陪同,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不是说用户蓄意,更像是信息不完备情况下或特定非典型场景的引导导致的偏差。

前两年做旅游交易系统产品时候,对于销售、财务反馈的优化问题,我往往更愿意到他的工作场景中去查看相应的问题。经常会留一句:今天再现这个情况时候发个消息,我现场了解下。这种情形基本上用户可以边做边说再加上真实场景,bingo!往往你会挖出这个表面问题背后的隐藏问题#ispiik小站#

iSpiik快记077:微信朋友圈为啥不分组?

最近微信#朋友圈#屏蔽了不下100人,1400+的好友真不知道自己以前怎么加的。朋友圈简直是乱的一团糟,尽管好友标签分了组,最多也就是方便了定向投放朋友圈内容,但是我无法选择性接收内容。

微信朋友圈为什么不做分组?
熟人社交产品,如果有了分组再加上现在圈里的鱼龙混杂,那得是个死不死活不活的样子,像微博吧没有微博的开放和实效以及放大效应,像好友圈吧内容杂乱的跟食堂门口的海报栏一样。
你要么不熟就不加好友,加了好友说明关系、内容需求存在
你要么可以朋友圈单独设置不看某人,直接屏蔽掉省心省事儿
要么某些好友良心一些发圈时候,选择性的投放给可能感兴趣的好友可见

所以关系还是微信看中的,强关系就进入到好友list。但是毕竟现在用户规模把弱关系对象也可能裹挟了,不想看就单独设置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