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下半年,打工人怎么就火了?

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但却不敢迟到,因为迟到扣钱。早安,打工人。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

朋友们,觉得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有钱人的,早上好,打工人。

爱情不是我生活的全部,打工才是,早安,打工人。

靠别人是公主,靠自己是打工仔。 

2014年来到重庆,跨到传统旅游行业的批发环节,自此每年春节才回一次河南老家。清楚的记得有一年春节回老家,街坊来家里串门,听到在门口闲聊中街坊问父亲我在重庆做什么,父亲很轻淡的说:都是给别人打工的…
当时心里还不是滋味,心想我自己做这个选择和工作是有原因的,那是追求。但也特别能理解父亲的心思,一来是对我的激励和期望,真愿我能做出成绩,二来这是个本质问题啊,原来父亲当时就看透了咱“打工人”。。。

那些年,村里都流行起来了打工,小时候村里很热闹,因为大家都在家里种地搞农业生产, 每天街上也算是人来人往,小时候知道出去打工的基本都是广州和深圳,那时候叫打工仔,含义里貌似只有苦逼和无奈。大概10年往后,陆陆续续有人外出务工了,搞建筑工的、通讯工程的、修路的都有,比在家里赚的多,干活还不操心,现在想想核心应该是——确定性的收益,比种庄稼好太多,家里有句俗话庄稼庄稼就是撞(运气)的,看天看行情。

听父亲讲少年时候的故事,那时候还是集体计划经济大锅饭,我们当时一大家有二十几个人在一起生活。那时候一个村是个生产队,做农活记工分。从一开始就是个大boss,当时大家都是打工人,为国家,为东方的大救星,也为自己的生活。

国营和工业在同步孕育着,这两个可以说是光荣的事情,被人们认为铁饭碗儿,有面子,有出息,早年间甚至能够分房子。而其他的则都是不稳定,不是正式工,大体上被认为不是很有面子的营生。

20世纪末期,市场经济的兴起,倒是改变了人们对“生意人”的看法,这些人也被认为是有脑子,有资本的人。这时候,还是处在民营增量的阶段,数量有增量空间、空间也有增量空间。

2003年,阿里巴巴的b2b成熟之后,淘宝成立

2012年,作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元年……

开放的市场环境下,民营经济的快速崛起,给了更多人投身市场经济的空间,而同时伴随着的是国营的不断改制。特别是近年来的急速增长,民营的增量空间到底还有几何?是不是更多的是空间的增量、数量的存量?粒度充分细的背景下,这些社会机器中的人以更自由的形式,同时也更禁锢的方式生存着。话术此时的“打工人”更多是这个群体意识的共鸣,觉得苦逼、又觉得奋斗不卑不亢、还得给自己加油,它在平凡中透露着追求,在拼搏中透露着坚强。

群体意识的唤醒,已经说明个人人之间的情感链接的增强,更多的人可以围绕共同点实现情感共建。城镇化的加剧,人群向城市不断聚集,每天有数以千万的人群进入到钢筋牢笼中,城市的建筑就像灰色的机器吞噬这些人们的生命。

真实的世界被谁感受?谁让这个编织的景观世界运转?

打工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积木世界像是一个游戏,原来的世界建构可能只是一个阶段的一种玩法,有个群体掌握了世界的玩法。某个节点,群体意识的觉醒,意味着老的玩法开始逐渐解构,新的玩法逐渐建构。

【PS:昨天在重庆的轻轨站,看到花呗的广告,消费主义竟然被结合的毫无违和感】

发布者

Kris_3zzz

世界如此精彩,怎能置身事外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