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实现过程需要时刻考虑的用户体验5个层次


感知层——就像春天的风吹过来暖暖的。对于用户就是界面、色彩、信息布局、操作提示、交互反馈、自然理解的各种感知,让用户付出自己的交易行为之后,自然的发生直接有效的反馈。如果不是面对的一台机器,希望这是自然的反馈,扔入湖中的石子会荡起水花,摸了猫咪会喵喵叫顺带陪玩儿;

角色框架层——产品面对的不是一个人,不是自然人!而是用户角色,一个自然人可以有很多角色设定,在公司的会计、在朋友面前的百事通、在父母面前是女儿、在孩子面前是妈妈、在网络上可能是个饭圈。在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的人,一个用户的角色是不同的,这个角色会触发对应的场景。就像银行大厅的经理见到前来的办理业务的客户一定会微笑的迎上来询问和指引介绍,我们也不能指望菜市场卖猪肉的大汉给像前者一样。

资源结构层——梁宁老师在产品30讲套用毛泽东的一句话“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来形容资源。再通俗的说就是自己有几斤几两,能从外部薅回来几斤几两。烈火需柴,釜底要薪。

能力圈范围层——为了达成战略,正面:需要什么确定性的存在,反面:哪些事情绝对不能触碰的。明确的战略存在指引能力的建设和拓展,飘忽不定的战略导致能力形成的随即和不确定。比如为了达成空间移动,不止需要可调度的空间移动工具、还需要高效的算法分配机制。

战略存在层——交易价值的双方通过产品交易获得的价值是什么,产品提供者获得什么,用户获得什么,用户为什么会依赖产品?产品的制作者获得商业价值、获得流量、获取信息等,用户获得效率的提升、关系的链接、空间的移动、信息的存储等。

这是产品设计需要时刻关心和想到的。

iSpiik快记111:做菜与用户体验要素五层次

#用户体验要素#  五层划分(看图)不copy了,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

今天,咱们就当吃一顿饭,看看用户体验要素的5个层次,开整:
战略层——明确商业目标和用户价值,并找到balance point
是确定做不做的问题,打哪个方向的决定。吃饭模型中就是定菜谱,咱要请客要聚会,总得有个合适的菜谱,是主打川菜、湘菜、粤菜,是冷餐还是中餐,宴请对象的偏好

范围层——明确做多少的问题,是需求的网罗,尽可能的发散
菜谱定了,咱得备原材料,葱姜蒜花椒辣椒八角小茴香陈皮,不管是主材还是辅材尽可能的充足,宁肯多了存起不能不够

结构层——需求转化为功能,功能转化为项目,这个阶段有解构建构的意思
做饭的原材料搞完,这里就要原切了,根据菜谱的需要这里将原材切成何种形状、进行何种预备动作,是要先煎炸还是要先焯水或是先腌制

框架层——界面设计,导航设计,整个产品的具象轮廓跃然纸上
呈现摆盘,这个步骤就要把原切的材料炒制,这也是一盘菜一顿饭的初步轮廓已经定下来了(比如色泽、口味、观感)

表现层——视觉设计和内容的优化,比如页面配色、字体字号等
咱吃饭也得讲究造型,又不要加上雕花、有没有青丝点缀、是不是撒上雪花#ispiik小站#

没想到简单的一盘菜也有这么个复杂的内在。

iSpiik快记091:少就是多,你怎么理解?

“完美不是无一分可加,而是无一分可减”

少意味着用相同的资源实现更高要求的质量,也符合长板理论而不再是木桶理论,打动用户的一定是你的优势而不是均衡,从峰终定律上看用户对你的感觉大概率来源于你的峰值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