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CE:产品经理的高效思维利器

作为产品经理,在日常工作中难免需要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在这一过程中,MECE原则绝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MECE原则,即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意为“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可以帮助产品经理在产品设计、产品迭代和产品问题分析等多个环节中保持清晰的思路和高效的行动。

一、MECE原则简介及其应用场景

MECE原则由麦肯锡咨询顾问巴巴拉·明托提出,是一种用于对问题进行结构化分析和解决的思维方式。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将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相互独立且完全穷尽的子问题,从而实现对问题的全面把握和深入解决。

在产品设计、产品迭代和产品问题分析等场景中,MECE原则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系统地思考问题,避免遗漏和重复,提高工作效率。

二、产品实战案例一则

2023年在某次库存管理链路优化的迭代中,在ERP对商品入库节点增加了A信息校验,并且支持在特定情况下自动创建B数据信息,以确保库存数据的正常入库,使得业务不会因为库存数据入库失败导致的后续系统操作阻断。

基于团队集体共识,也就是大家的知识图谱最大边界,识别判断出来调用范围如下:a、b、c外部系统,系统内部1、2、3点,随即coding,test,preproduct,上线发布。结果第二天下午,突然接到服务台的反馈,全国零散出现书店门店库存查询故障,导致零售系统无法下单、盘点系统也无法正常使用。

上述是对零售现场的影响,最为直接。关联的还有周边多系统受到关联影响,比如订单中心。一时间无人能定位到原因,只能119式救急救火,结果反反复复,下午频现流量高峰。据说开发者当天晚上搞到10点多终于找到根因解决。

次日早上开发leader跑到工位和我摆根因,回忆说昨天是因为另外同事无意提到新门店开业的业务场景可能会有大量数据操作,随即展开了排查,果真是那个场景导致。而关联的就是前面上线的功能,原来在根因的业务场景中也使用到了新功能的数据逻辑判断,而那里的查询逻辑导致巨量数据查询,直接造成流量高峰,数据拥堵,几近拉跨库存中心数据库。

这一问题的出现,让团队也意识到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对问题的分析还不够深入,未能充分考虑到所有可能的场景,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MECE原则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

三、消防事件后,从个人角度总结几点:

如何有效规避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质量问题?

  1. 【文档沉淀、知识管理很重要】
    根因业务场景存在对于**信息的查询调用,这个是在目之所及的文档上没有任何痕迹的,团队知识图谱里面、以我当时在团队2年多的时长,竟然无人提及过的。知识丢失,导致前期范围识别的缺失;
  2. 【摸底排查必须有】
    产品设计过程、coding过程中,测试用例设计过程中,也许就是个不能再普通的ctrl+f,但它的意义和战略地位却是非常有必要的。大胆的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进行逻辑点自查,辅助产品、开发者、测试者信息的获取和识别;
  3. 【feature生命周期管理】
    总有一些feature具有自己历史约束条件下的使命,完成使命之后,就毫无意义。产品经理也好、开发者也好,对自己的产品规划、代码规划,都需要做好必要的生命周期管理,描述清楚产生的环境约束是什么?当下承担的使命是什么?演进和消亡的条件又是什么?过渡承接取而代之的又是什么?
  4. 【把MECE带到思考的方式里】
    完全独立,互不相关,多么美妙的划分啊!这座灯塔的指引下,构建自己的信息框架、思维框架,支撑具象的产品和feature以及日常的功能优化。虽然很难,但这也是指导的原则,将意识贯穿到团队成员的思维和日常工作才是可以落地的抓手,最终为改善和保障质量服务。

回头发现,上述几点竟然都不约而同的符合MECE原则(见本文第一部分内容释义),对于一个产品经理来说,应用得当,也将会大大支撑其以下能力属性值的提升:问题分析与解决、需求分析与挖掘、团队协作与沟通。

四、总结与展望

通过这次实战案例的反思与总结,深刻体会到MECE原则在产品设计、产品迭代和产品问题分析等环节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产品经理(其实是任何职场同胞们),希望将MECE原则融入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生活多少相遇和擦肩而过,美丽又遗憾…

2019 年国庆节前夕,我和室友坐在西西弗咖啡馆里两人翻着攻略,在纸上规划着大西北环线的行程图,可惜那一年没有实现,疫情来临西北之旅搁置,时间一直就到了现在。

S和V在2021年接触的两个团队,都很棒。客观因素,到了S团队,去实践自己既定的阶段目标。
V那边也是非常真诚的同学,怎奈无巧不成书,入职当日、转正当日都恰好错过半天…感谢V提供诚意满满的offer认可,但出于对自己、对双方负责的态度,只能say sorry。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江湖有缘再见!

自此开启了S的故事,最近两年多的时间也是自己快速成长的时间,当初的目标很明确,S也一定是当时所处约束下的最有选择了。

2021年最难的那段日子里,不记得多少个早上赶到空无一人的公司,那时候在纠结交互,表现层的东西。内心想法是由表及里,或者说是只看到了冰山一角。回头评价自己的成长,更愿意叫做自我救赎式的成长。那段时间家里和工作都在一个瓶颈爬坡阶段,但是还是顺利的度过了。原型-功能价值评价-底层逻辑-数据建模-系统生态,数据是血液,产品更是血肉之驱+灵魂大脑。

过来了就是过来了,站在今天往回看,一切发生的那么疯狂,那么自然,那么理所应当。不是努力造就了什么,而是残缺的认知地图补全是那么的令人兴奋,不得不去追逐。

iSpiik快记106:职场经典六连拍

拍脑袋决策、拍肩膀信任、拍胸脯承诺、拍桌子骂娘、拍屁股走人、拍大腿后悔【具体就不展开了,可以自行百度三边六拍】

妈的,认真想了2分钟,谁没有经历过?
拍脑袋决策的boss多半后来会拍桌子骂娘
拍胸脯保证的mates多半要拍屁股走人
拍肩膀信任的manager多半要拍大腿后悔

遇到这种六连拍的团队和leader,奉劝各位趁早打包:
①决策需要案头研究、数据支撑
②信任需要利益、价值绑定
③承诺需要有可实现路径规划
④骂娘那也得有理有据
⑤走人是好聚好散、不留遗憾、互不相欠
最后,就没什么好后悔。产品实现、业务经营都应该尽量避免盲目的六拍,即便六拍了,也要从六拍中成长,修正自己和组织系统而不是仅仅对事,解决事情之后以后继续六拍。

iSpiik快记100:高手把目的当手段,低手把手段当目的

这样的案例在生活中听到、看到的实属不少。所有的BP大概就是拿着自己的目的作为撬动资本的手段吧,呵呵。高考时目的吗,显然不是,它只是进行人才分流筛选的手段,但是高考前学生的目的就是它,但是对于家长和学校又在用这个目的当作手段去激励和引导学生。做产品也不是目的,是实现商业价值的手段而已,商业价值又是为了完成使命愿景。

切忌把本该是手段的东西当作目的:有个人吃饭用勺子,勺子本来是工具而已,他非要找到一个完美的勺子去吃饭,结果饿死了(杜撰情节,现实中可能是你公司里面的KPI、某项极其形式的制度;最近纯银v分享个例子,他在taptap群给成员说不用回复收到,结果下面一排整齐的收到…… 先僵化后固化再优化,任正非的这个理念也要看应用背景)

目的,作为结果的同时,也是达成结果过程的一个条件。同一件事情手段还是目的是相对存在的,有了这个思维,做人做事中就会尽量避免短视行为,保持对远方的关注。#ispiik小站#

iSpiik快记099:雁过留声,职场人也总想留下点什么

拟定各种流程、制作各种模板、设置各种规则,这是一个人或者组织处事风格的抽象,或者说是价值观的部分具体体现…

每一个职场人或许都想留下点什么,我们拼命的向前跑,但是最终的终点始终是一个人无法到达的,我们需要一群人、更多的人加入一场逐梦的旅行。

自己也曾在团队中做过这样的事情,为了在线旅游小组和产品部门的交互更加清晰,自定改良版的确认件模板;为了策划小组的组建初期工作开展,拟定作业流程和工作管理表(事后看其实就是需求list);团队ERP产品的落地拟定了各种操作规范,还去往当时集团其他的子公司推广……

各种流程也好、模板也好,都是一种工具和手段,究竟目的?
①确定性——让多边协作的人保持在同一个语言和模式预期上,提高沟通协作效率
②指引性——在既定的框架内填充内容、事件、行为,更容易进入轨道
③标定性——就像大海上点亮的灯塔,你会看到需要到达的地方,不至于遗漏和忽略#ispiik小站#

iSpiik快记095:工作中的晨会

#晨会# 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一般会在打某个战役或进行某种项目时候发起的一种临时会议形式,可以将战斗意识注入到以天为单位的时间里面,每天的对标,重新建锚,可以让参与人员身心投入到进度、目标的关注上。

晨会X:去哪儿酒店BU当年做市场覆盖,考核代理、直销、夜销酒店签约数量。每天晨会会有几分钟的破冰互动(可能是个拉手转圈圈)、个人分享、数据概览、每个BD报今天自己的签约目标,然后撒网放BD,每天晚上收网拿回来签约协议然后电脑上线酒店产品。

产品实现过程中,一般也都会有晨会形式,保持小组成员信息的触达确保大家都是同步的,对X问题可以即时的投入关注和调整,算作是项目管理中动态管理的范畴。

所以说,瀑布模型和敏捷模型谁对谁错?简直是泥中有我我中有你啊#ispiik小站#

iSpiik快记054:职场中你经历过“学习路径 ”的坑

培训被很多职场人看作是加入一个团队的一项竞争力因素(属于可“消费制度”的一种)。企业想追求剩余价值,个人想追求自我溢价,达成匹配的几个条件:
1、价值观契合
2、个人需求满足:成长需求(含发光需求)、薪酬需求

其中成长-培训这一项,大部分公司的模型是:
①从既有的岗位成功者中提取关键成功因子
②结合战略需求,业务需求,对各个岗位形成一个胜任力模型(对应的是一堆能力点),制作的过程有任务点到能力点的映射(但绝大数是不清晰的)
③对于不同岗位开发形成一套培训知识/或姑且叫课程
④新人进入,按照工业化流程进行加工制造

这是工业化的学习路径,或许更适合于工厂、流水线、大型制造企业。现实是大部分人经历的都不是这种工作。越来越精干、灵活的团队/小组形式在组织中诞生,工作的协作也变得多维,再去简单的用一个统一能力模型去对一个新人进行学习规划几近迂腐。

相反的应该采用不同岗位的任务模型需求,产生岗位能力模型(分级定义),然后拿人的能力与模型对标并进行影响因素修正(环境情况、协作团队情况、个人情况),找到差别项目并按难易排出优先级,选出可以快速达到的点做为近期的学习目标,确定合适的学习方式,规划总体学习路径,这样才能做到千人千面。

在灵活安排每个人的学习路径的环节,现在已经有很多数字化产品可以支撑。当然前提是日常业务中,你的团队进行了知识沉淀(案例、业务故事、会议、活动、课程研发、实操演练等)然后知识全部转化为在线数字化知识库,依托于协同软件的组织在线,实现千人千面的学习路径计划。

iSpiik快记051:权威是通过一次次正确的判断积累下来的

“权威是通过一次次正确的判断积累下来的”,很多职场人困惑于自己在团队内部的影响力有限,找不到有力的支点。

曾经给自己小组成员做过分享,团队中你和其他人任何一次有效接触或者协同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化学键”,化学键维度越丰富数量越多,你的存在就越坚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