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花园:张颂文是一个顶级产品经理!

2024年4月底有一档综艺《灿烂的花园》开播,芒果台做的策划,当然编导只是找中了张颂文这个IP,至于综艺的内容主线… 跟编导似乎并没有多大关系。

这个综艺看到拍摄记录大概是已经有了两三年的策划跨度了,起因是张颂文老师常年租房居住在北京郊外一个叫“苏庄”的地方,15年之久,村子里面都陆续平房盖了楼房,房东也一心想趁早能够把自己的平房给盖成楼房,免得未来回来养老时候再折腾。经过多番暗示,张颂文老师需要搬迁了,但是他又是一个植物爱好者,面对自己满心经营栽培的满院子的花草树木他一心想要保留下来。

于是有了芒果台节目合作的契机,植物作为主线,搬迁和爱好作为起因,来搭建另外一处集住宿目的和花草种植目的的花园,融入张颂文日常的常规生活、熟人社交生活、社会(非熟人)社交生活。演员职业的平行线、日常慢生活视角的基准。

张颂文在《狂飙》爆火之后,终于强势进入到大众视野,精湛的演技、沉淀、体验、细节、热爱在一个人身上集合了。

灿烂的花园给我的感觉叫做“真人秀”,以前其他的真人秀节目叫做“真人演”。它们的区别在于:

真人秀——将现实世界真实自然人的常规生活进行记录展示的节目。

真人演——由真实自然人而不是机器人,在刻意有组织的演绎某种非真实的活动状态。

灿烂的花园看到了点不一样的东西,发现张颂文绝逼是个顶级产品经理啊!

演员的体系里面有一种理论叫做“表演体验法”,演员一般使用这种方法来理解和塑造实际的人物。这一点在节目中被张颂文正式的提到过,对象就是给马嘉祺以及另外的小朋友。有一期他带小朋友在村子里面一个百年老宅的大娘家参观,大娘的儿子穿的较为商务,皮鞋、黑色西裤、黑色商务羽绒服、还戴着蓝牙耳机,一直温文尔雅。

回去后张颂文便考马嘉祺他们刚才奶奶儿子的穿着、行为细节,推测他的职业、讨论为什么耳机会在左耳(因为右边要听乘客的声音)。张提到自己在生活中去融入、观察不同人的生活,和他们对话、问他们问题,这不就是妥妥的用户模型建立的工作嘛。

产品工作里面,产品设计团队也会做用户研究,可能是用户访谈、用户观察、焦点小组、利益相关方访谈、可用性测试等。核心就是为了找到用户的动机、期望/目标、外界之间的关系、行为方式/行为变量、态度等,从而构建出用户模型。用户模型就是产品设计研发过程的“导航”,张颂文老师深谙其道,演员也需要人物演绎设计过程的“导航”。

灿烂的花园还有另外一个主力支线,张颂文老师作为表演知识传播者的角色,向辐射人群进行表演知识的总结提取、讨论、输出、实践。

编导在开机时候被张颂文要求,拍摄的思路请按照张颂文老师的来,一定是一个不一样的视角。这一档综艺我力荐!但是这里有个隐藏技能,当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面对观众时候,他也当然知道怎么把观众当作用户进行研究,构建受众模型,而你我也正是模型中的被抽象的对象啊。

产品实现过程需要时刻考虑的用户体验5个层次


感知层——就像春天的风吹过来暖暖的。对于用户就是界面、色彩、信息布局、操作提示、交互反馈、自然理解的各种感知,让用户付出自己的交易行为之后,自然的发生直接有效的反馈。如果不是面对的一台机器,希望这是自然的反馈,扔入湖中的石子会荡起水花,摸了猫咪会喵喵叫顺带陪玩儿;

角色框架层——产品面对的不是一个人,不是自然人!而是用户角色,一个自然人可以有很多角色设定,在公司的会计、在朋友面前的百事通、在父母面前是女儿、在孩子面前是妈妈、在网络上可能是个饭圈。在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的人,一个用户的角色是不同的,这个角色会触发对应的场景。就像银行大厅的经理见到前来的办理业务的客户一定会微笑的迎上来询问和指引介绍,我们也不能指望菜市场卖猪肉的大汉给像前者一样。

资源结构层——梁宁老师在产品30讲套用毛泽东的一句话“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来形容资源。再通俗的说就是自己有几斤几两,能从外部薅回来几斤几两。烈火需柴,釜底要薪。

能力圈范围层——为了达成战略,正面:需要什么确定性的存在,反面:哪些事情绝对不能触碰的。明确的战略存在指引能力的建设和拓展,飘忽不定的战略导致能力形成的随即和不确定。比如为了达成空间移动,不止需要可调度的空间移动工具、还需要高效的算法分配机制。

战略存在层——交易价值的双方通过产品交易获得的价值是什么,产品提供者获得什么,用户获得什么,用户为什么会依赖产品?产品的制作者获得商业价值、获得流量、获取信息等,用户获得效率的提升、关系的链接、空间的移动、信息的存储等。

这是产品设计需要时刻关心和想到的。

生活多少相遇和擦肩而过,美丽又遗憾…

2019 年国庆节前夕,我和室友坐在西西弗咖啡馆里两人翻着攻略,在纸上规划着大西北环线的行程图,可惜那一年没有实现,疫情来临西北之旅搁置,时间一直就到了现在。

S和V在2021年接触的两个团队,都很棒。客观因素,到了S团队,去实践自己既定的阶段目标。
V那边也是非常真诚的同学,怎奈无巧不成书,入职当日、转正当日都恰好错过半天…感谢V提供诚意满满的offer认可,但出于对自己、对双方负责的态度,只能say sorry。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江湖有缘再见!

自此开启了S的故事,最近两年多的时间也是自己快速成长的时间,当初的目标很明确,S也一定是当时所处约束下的最有选择了。

2021年最难的那段日子里,不记得多少个早上赶到空无一人的公司,那时候在纠结交互,表现层的东西。内心想法是由表及里,或者说是只看到了冰山一角。回头评价自己的成长,更愿意叫做自我救赎式的成长。那段时间家里和工作都在一个瓶颈爬坡阶段,但是还是顺利的度过了。原型-功能价值评价-底层逻辑-数据建模-系统生态,数据是血液,产品更是血肉之驱+灵魂大脑。

过来了就是过来了,站在今天往回看,一切发生的那么疯狂,那么自然,那么理所应当。不是努力造就了什么,而是残缺的认知地图补全是那么的令人兴奋,不得不去追逐。

笔记本中期换代——选本心路历程

第一台笔记本是在大一的寒假2009年初,我姐送给我的一台hp惠普CQ511,当时那个兴奋啊,已经想不出来了,简直是升维的快乐。钢琴烤漆的A面盖板,音乐符标识,都不敢摸一下,都是手印儿 哈哈…

继续阅读笔记本中期换代——选本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