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base重庆 【超市自助称重】
2020年9月
①沃尔玛购物称重时候,发现几乎没有人工称重台了,几个自助称重机➕一个指导员
②永辉超市购物,依然人工称重台,但是结账时候 白天基本就是2个人工收银,其他自助收银台
2020年9月
①沃尔玛购物称重时候,发现几乎没有人工称重台了,几个自助称重机➕一个指导员
②永辉超市购物,依然人工称重台,但是结账时候 白天基本就是2个人工收银,其他自助收银台
①对医院来说,病人是流量,门诊信息过滤器,输送给检验科/进而使住院部等,没问题了check out
②对于超市来说,顾客是流量,标品是非处方药,散称的就是处方药,处方就得经过信息过滤器“人工称重台/自助称重台”把物和准确的品类关联,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再到加工台,完事了check out
信息过滤器是不是产品中都存在?
社区的话题、板块、热点算是
新闻的分类算是
微信的标签功能算是
工具类产品呢?产品自身就是过滤器。
所以,流量如果视同需求,那信息过滤器的作用就是“名可名”,命名出来那些可以标记的东西。#产品之道#
上周四驱车去沃尔玛购物,计划采购一些粗粮品类,买了红豆、莲子、黄豆、黑豆等,ok check!go!
①沃尔玛的人工收银相比Q3进一步减少,只留了2个人工通道,其余全部是自助结算,1个指导员+1个出口check的两人小组配置。自助称重环节仍然未改进,1人+4台自助称重,以至于自己称完之后总不放心价格还要跑去货架比对一下。
问题点是无意或恶意错选品类价格,导致直接经济损失、库存管理成本上涨,好处也很明显就是人工成本的下降。
问题的底层逻辑是:品类信息从货架到称重台之间的丧失,原来的价格信息是货架对顾客,称重员的核心其实是品类的正确分类选中。所以,品类信息丢失才是本质,你不能对要求自己员工一样要求顾客。
②自助结账时,有几个条码扫不出来,原来沃尔玛价签条码是横向的,我打价签贴包时候根本没想到条码的展开显示问题,尴尬的就是一个平面条码粘贴塑料袋变成了圆柱形之后,圆的直径<条码长度,就无法识别了,然后费劲又小心翼翼的撕开贴口才识别了出来。vs谊品生鲜价签观察了下是纵向的,就相对完美的避开了对粘贴的刻意要求。
所以是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输出的经典概念【retail is detail】#沃尔玛# 的价值观之一,有问题吗?
我不确定是不是横向价签,适应的是人工称重+人工结算时候扫码速度更快。如果是,那这个点又成了新环境中的新问题了。
2012年刚毕业,拎着行李到郑州一个国企集团报道,面试时候还问他们党委书记,“怎么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共同成长”,那时候哪里搞的清楚这个问题,其实想知道的是能不能让我干的开心
而常常团队中或者叫做“产品”中局整矛盾的问题,无外乎两种情况:
①粒度问题
如果你觉得一件事对团队有益,对你没有益处,或者你一件事情你觉得对自己有益但是对团队没有益处。不妨切换一下思考的信息单元大小,时间维度上、发展眼光上等
②依存关系
是不是你担心的问题,如果没有A的存在也就不复存在。或者你担心的问题是B的必要条件
③全局视角
精彩的世界让每个人都不想置身事外,但是置身事中也有个负面效应,就是难以摆脱你的惯性思维视角,惯性是宇宙的力量。找更全局的视野,对人性弱点极具挑战
如果这几个问题,都可以有清晰的信息背景陈列眼前(×个人|×组织),那答案昭然若知。
#银梅可乐# 冬日阳光下,一口银梅可乐下肚,完全没有#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甜腻、入口时混合刺激的劲头、回味的舌燥难受。
第二口,时间就可以拉回很多场景:
“炎炎夏日的麦田地头,拿着爸妈给的两块钱,骑着破自行车或者地奔到村里的小卖部“2瓶冰镇银梅口乐”,然后就兴腾滕的满头大汗的冲回去地头,喊过来正在劳作的爸爸妈妈,一家人一起坐在地头树荫下,爸爸用手边农具“吱…滋!”的一下翘掉瓶盖,一股冷烟就从可乐瓶子里面冒了出来…”
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很多……
所以,你的用户你了解吗?
有情怀的,这是本就有情感链接的一群用户,需要唤起记忆,触发场景触发用户情绪
新的用户群,需要传递你的价值主张,本草配制啊,就好像为什么你要用金银花乌梅良姜丁香蜂蜜原料一样,打动用户的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出发的
就目前来说,银梅可乐没有清晰的饮料市场定位,难免有些尴尬,就像0糖0脂0卡这个概念其实农夫山泉早就做了这种饮料,只是没有抽象这个用户场景。而银梅可乐,一句“本草配方,减负劲爽”显然不够,劲爽那是百事的啊。
我一直记得爸爸小时候给我说,从他们厂边经过,外面熬过的那些金银花乌梅渣渣堆得跟小山包一样…
“你存在于世的价值就是世界有你和没你的区别”
1、这里的“价值”需要打个问号?价值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
2、“你”可是一个人,可是一个“产品”
我们的快乐就是找到了因我不同的正向价值体现,表现路径为一个goal+一个触达的能力,底层仍然是遵循自我到超我不同层次的需求满足。
也即是马斯洛5层次的需求,不同阶梯的需求就是对产品存在感的指引(这里把自己的人生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产品)。
D:我又做了*****好吃的,超简单,超好吃!
M:哎!我女儿中用了,比我都强,我是啥都不会弄,弄了清是也不好吃
D:都是跟抖音上学的,上面啥都有……
一段70年代与90年代的对话,时间相差了20年,就像一段平行空间。信息科技的渗透,让人更容易搜索、获取想要的信息,也就是信息单元的流动性加强、对接效率大幅提高。反观前面几个年代,信息就如同当时没有建成的村村通公路、航线、国道、高速一样,被封闭存储。
①路本质是链接,人、财、事、物可以看作是大信息单元
②信息浓度/信息链接效率/信息流动性,正相关与社会经济发展
③突破信息壁层,也就是自己的思维壁层
从产品角度看的话,打破即是增长。若是对于用户的理解能从这个层面出发,岂不是有温度又有价值的事情吗?#ispiik小站#
数字化的进程提供了各式各样的产品,2b 2c 2g… 为组织数字化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也促进了组织内部SMART原则下的目标拆解落地:具体的、可衡量、可实现、现实的、有时限。很少再见到:工作态度良好5分、优秀10分这种了,一个人一个岗位被抽象为一串串可以代表的数字
“你再怎么可观地设计绩效体系,这个体系都无法真正地与你追求的目标画上等号,在这种情况下绩效体系越量化,越容易将团队成员带入追求绩效的数字游戏上,而忽视了真正的目标”
字节据说采用的OKR,所有人都可以看到leader的下个月下个季度的重点是什么,然后每个人都可以为此对标行为是不是可以帮助实现团队目标,你甚至可以看到张一鸣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大家想办法去靠近。另外,飞书在内部作用可见一斑。
这样看来,每个组织都是有一个叫做“团队/公司”的产品,做出来产品,给社会输出价值,也获取交换的价值。
1、【接水时,净水器突然的红灯,倒掉水重来】小米厨下净水器,经常神经式的在蓝灯净水输出情况下,突然红灯污水输出,害的不得不倒掉刚才接的水,重新来过
你他妈没想过突然的混合很难受吗?再说,为了接个水 我是不是得准备百米冲刺的姿态,随时去移走变红灯的出水管呢?
xxx:为什么不能有个缓冲机制,给个几秒钟。
2、【冬天一直冷水洗手,不靠谱燃气热水器】洗手的要求,快速水来,是热的。但是燃气热水器,目前无法在你洗手的时间内输出热水。你要不然就是等待,要不然就是索性扭到冷水侧,可是你明知道可以热水,扭到热水侧我tm就为了听咔哒一声热水器启动声音吗?
3、【洗脚桶放水管总有放不完的水】自动放水之后,必须手动抬起桶倾斜40°以上才能倒完那点剩余的水。。。
4、【】
接着之前的会议OKris_3zzz再挖挖,很多人都痛恨传统的、低效的、不靠谱的会议,我叫它为“断点会议”,事前事中事后不连贯。
一个靠谱的会议,事前应有所准备:物料、方案、人员、时间、地点、初步check等;事中有内容的输出和协作沉淀;事后有任务和知识转化;
从数字化角度看(参考图片)以#钉钉# 之类协同OA为例,依托组织在线可以把会议的事前触达(即时通讯及日程)、事中内容协作/沉淀(智能文档)、事后知识转化(云课堂)、任务协同(群任务看板或三方协同看板)全部在线完成;
同时转化的知识可以形成组织智慧,沉淀到#云课堂# ,流转进入到培训模块,参与到学习路径地图中。【再结合之前关于学习路径的分享OKris_3zzz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