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piik快记157:为什么朋友圈的年味这么浓

为什么今年初五微信朋友圈那么多人迎财神???
大家是不是都特别缺钱???

以前朋友圈也没人迎财神啊,今年硬是见有人天天都能发…

①2020大概率很多人都有不少不如意的地方,特别是钱包。

②被压抑的就地过年,被压抑的各地对传统习俗(指不文明、不环保、不科学之类)的限制

③群体意识裹挟,似乎形成了某种共鸣,比如对2020年的某种感伤、对某些事物的缅怀,对未来的期许,对现实的反思 当然,也可能是我朋友圈的问题。。。

勒,就是群体进化。

iSpiik快记156:我能扣篮了啊,你呢

还在上学那会儿,我一个好兄弟在qq空间给我自嗨的留言:我能扣篮了啊,你呢。那些年,我们又傻又快乐!
年前球场打球,被一个小兄弟从侧面戳到鼻梁骨,痛惨了,幸好是真的,不然得再造一次了。加强锻炼,回升身体状态,以前是原地摸高篮板的,现在得助跑咯~~

小人A:时光不饶人哦
小人B:谁说时光不饶人,时光只不饶懒人!

iSpiik快记155:B站这波背后

先看B站撕逼风波的经过吧(一个博主的优秀复盘

了解完之后,感受到了集体人格的扭曲,对抗着个体人格。虚拟世界里,总有人善于或者说善被于加杠杆,撬动集体意识,进而产生不可思议的行为和结果。信息背景不对称当然是重要原因,可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开放和制度的包容,当我们所处的可消费时代不足以赶上大众思想的前卫之时,这种掣肘之感每每发作都愈发难受

iSpiik快记154:几个梦境续集

妈哟 还杠上了!
某公司崩溃前夕,热闹非凡,工作场面红火,还来不少外援强行介入。随又发劳资纠纷,上百人聚集一堂和老板当面对质,结果说到你们是不是要离职的,唰得一下蹿起来了三分二还多,一个女员工瞪着眼说:已经49天没有发一分钱了啊!后来不知道怎么让老板给溜了,一群人只得自顾哀叹,互相吐槽,谁晓得一转眼,屋内一停车场扩视镜看到那包工头竟然站在房后窗户隐蔽处偷窥这群社畜,还在迷之微笑,简直令人可气。结果看到的那个人还鬼使神差的和包工头搞起了心有灵犀一点通,替他去说起了话…… 真的是奴性不改社畜铁锤!

还有续集,那个通气的人后来还是要离开干不下去了,结果还跟自己老婆闹别扭,然后还得不到那里原来同事的理解,在告别之际,熟悉的人竟然纷纷离场,不愿听他多说什么。并且狗血的是,就连最后,包工头也没忘对他也倒打一耙,爪牙纷纷露出,对之前的工作指指点点各种数据扯皮,说某些事情没有搞妥当还要背锅,狗主也不甘示弱,表示怎么可能自己还去担责,结局终归是草草离场…可悲的人肉电池🔋

对,是一个梦。

iSpiik快记152:遗失的年味

@人民日报【今天#过小年#,转走这波#牛年开运壁纸#,愿你新年牛气冲天】今天,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北方传统的小年。南方地区过小年和北方日子不同,多在腊月二十四。小年是春节的序曲,过了小年就开始进入过年的节奏啦!#这一年真的不容易#,#距离春节仅剩一周#,转走这波新年开运壁纸,牛年好运连连! ​​​

小年在重庆过了,基本没感受到任何氛围,晚上给老爸联系,听说农村现在都禁止燃放鞭炮了,也变得很平淡。

二十三祭灶官儿,吃麻糖,喝面页

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杀鸡、二十八贴嘎嘎、二十九去灌酒……

我们期望的是那个习俗,还是那种期待?

iSpiik快记151:脑力劳动、体力劳动、竞技劳动

看NBA这么多年,走过的球员那么多,各种类型各种开始各种结局各种生涯模式的都有。
邓肯、麦迪、易建联、姚明、詹姆斯、艾弗森、奥登、小斯、土豆、科比、乔丹、大虫、皮蓬、林书豪……

继续阅读iSpiik快记151:脑力劳动、体力劳动、竞技劳动

iSpiik快记150:长板理论与早期教育

最近在翻PMP课程,佩奇老师分享到蒙塔索里蒙氏教育,很多名人都是蒙氏教育的受益者,包括比尔盖茨。很多人在后来的描述中直言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并不是大学教育,反而是早期教育的影响深远。早期教育是什么,过往的分享有提到过微博正文,这个过程成就着人生也束缚着人生

iSpiik快记149:传统旅游奇妙的杠杆

传统旅游企业(指众信之类的类型,即旅游服务商)净利之低大概在5个点,也就是1个亿流水,净利润大概在500万。

但是它客单价可观啊,这就是个杠杆,杠杆撬动营收,所以在其他地方就放松了,比如:内部运营、赢利点的深挖、资金利用效率、信息优化重构。

iSpiik快记148:我说数字化

数字化,最近这个问题多次被讨论到,目的是要提高ROI,本质是优化信息流,核心是对现实的解构和重建。

K1:要有全局的视角
全局有主价值流,然后又有若干细分的干价值流。所以复杂性、相关因素也就不可独立而论,单一环节的优化是否对当个干价值流增益?是否对相邻的环节增益?是否对主价值流增益?

K2:要有微观的体感
伤口是人体最敏感的器官,因为它是后天形成的。而微观的观察力则是对现实世界敏感的触角,能把现实世界清晰的理解和解构,需要有深刻的共情和洞察力。细小入微处再见核心需求。

K3:强烈的代入感(或者叫随场能力?)
早几年接触一个做策划不错的业内人事,说到一个细节,他说自己会把自己分裂成几个角色,一会儿事在台上的位置,一会儿实在台下的某个位置…
当然做数字化,分裂自己只是一个part,更多的是代入感,对场景、行业甚至是相关的社会、经济、政治、人文的随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