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研会贯穿产品生命周期,产品的成长和用户的成长不一定是完全同步的,也就意味着用户也会存在迭代,用户特性变化,或者产品的成长衍生出来更合适的用户群体
作者: Kris_3zzz
iSpiik快记070:用户研究这件事儿总是不那么像回事
#用户研究# 这件事儿总是不那么像回事
理论上的经营业务逻辑中,市场调研、用户研究总要列在前头,但是实际中大多数的产品、组织或许都没有像回事的搞过用户研究。可能是老板拍脑袋、经验丰富的业务人员提供经验决策、或者是查了查相关的资讯。。。
上面最次还有点经验积累,或多或少还是从用户那里带过来的反馈。最怕的是:你以为用户需要个什么什么产品、什么什么功能,又让我想起来抖音上top1民间发明家“大酱有想法”,他以为地球🌍人需要的东西太多了(当然这是从实物产品角度,如果看抖音运营这个产品,他又是成功的)……
典型的用研方法:
1、数据分析(前提你得找得到数据,日志也好、行为数据也罢、行业地区人群等)
2、调查问卷(现在网络上有不少,现实中也会偶尔遇到大妈或者一个临近毕业的学生、或是新开业的一个健身房做问卷调查)
3、用户访谈(有点像电视里经常看到的审问犯人一样,记录 观察 暗中观察,不过真实的用户你可不能这样)
4、可用性测试(招募试机玩家算是这个类型)
如何启动:
大战略确定——>用研目标确定——>用研方法选择——>制定用研计划——>采集信息——>信息整理——>分析
注意⚠️踩坑:
a 做用研的目的就是想了解典型用户,避免设置人为筛选条件产生样本偏差,比如:觉得人多就只去写字楼附近,那结果就可能存在较大偏差
b 问卷设计中注意预留区分性问题,用来排除非目标用户,提高信息的准确度,比如:你要调研没有驾照的人对驾校选择的相关意愿信息,那有驾照的人提供的信息自然就可以排除
c 世界如此喧嚣,真相何其稀少。我们要找的是真相,不要被脱离实际的描述带偏,当然我们自己也不能把用户带偏到脱离实际的境地,需要找的是还原真实的世界
你遇到的还有哪些用研的坑呢?#ispiik小站#
iSpiik快记069:人物角色Persona 做什么?
说人物角色一般人太陌生,大多企业采用“用户画像”的叫法,目的就是比较直观立体的看到你产品面临的典型用户形象。
归结几个实用场景:
①将抽象的用户群体跃然纸上,做产品的过程更贴近的了解用户,时刻记住用户
②团队流动时,这是对入门者、新人友善的产品认知工具
③对于产品周边人员,可以使之快速进入同步信息轨道,比如合作研发、老板介入了解等
④拆解出来呈现到产品详情,帮助用户形成购买决策
所以,现在很多产品网站有了典型用户画像的模块,会勾勒出来几个现实世界形象,他们什么痛点场景下如何通过产品实现需求。
人物角色Persona 到底是做什么的?
说人物角色一般人太陌生,大多企业采用“用户画像”的叫法,目的就是比较直观立体的看到你产品面临的典型用户形象。
iSpiik快记068:正确的做当下正确的事情
去年原团队和某匣科技公司联合开发旅游B端产品,作为甲方难免催的急一些,所有人都感觉乙方不给力,期望的时间内这里上线不了那也上线不了。
岂止是人力巨贵的产品团队,连当时的旅游团队也是如此 门店客户/游客又n多对产品的需求,我们还不是一样遥遥无期
究其根本,不是不为,是那个时刻那个资源那个形势下,我们都要找到对自己组织发展产品发展最有力的事情去做,体现出来就是做那个feature做什么产品。
没有资源完全充足的团队和环境,所以总需要找杠杆最大的,ROI高的动作。
我们可能面临的是:高端vs大众客户、城市vs区县、男性VS女性、老年vs青年、老客户VS新客户……当然,你无需满足也不可能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ispiik小站#
iSpiik快记067:你心中的用户是谁?
#用户# 你心中的用户是谁?
做旅游产品售卖,你的顾客可能是一个筹备蜜月的新郎、一个安排亲子游的妈妈、一个感恩父母的儿子、一个组织公司会奖的行政经理…
有的人买来自己出游,有的人买来为了让别人出游,所以用户≠客户,用户要使用产品消费产品,客户产生交易的动作是消费者。比如:一个公司要采购一批员工座椅,大概率是以老板颜色款式性能喜好为主,然而员工才是用户,他自己只是客户。
用户与客户可以是同一人,也可以是分离的,这在tob的产品中很常见,决策者是代表,用户却是被代表的人。
回归到产品内部,也存在客户,我们要销售产品,那么相关的销售人员、售后人员、甚至行政策划财务也都可以算作用户,只是他们的优先级、价值杠杆不同,被分别对待而已,但他们都算产品的一部分(都会给产品有信息回路)
B2B2C的模式中,2b的环节比较典型,是把产品销售给客户,客户把产品销售给用户,如果清楚这点,那销售过程中打动客户的也必然是以用户为中心了 #ispiik小站#
iSpiik快记066:势需势能之人-梁James
一个追悔莫及式的“呵呵”
梁James令人佩服,疫情开始🔛直接挑起直播大旗 一波操作搞出来现在结果
回想这是预判能力啊。当时疫情,旅游是风口浪尖的行业、这群人是风口浪尖的群体,隔离、限流等,这得是为旅游积累了多大的势。只是这个势 很少人能看到,能用到,想要用这个势 自身就需要强大的势能、坚定不移的信念 不愧为旅游界大佬。所以,旅游这个还在被人喊低门槛的 别再喊了,没有水平耍不起来
iSpiik快记065:为什么需要产品?
问:为什么需要产品?
答:因为市场有需要、用户有需要啊!
多么完美的废话。
①市场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用户组成的,个体人、组织人存在并互相影响着,市场的需求就是这些可以与世界交互的个人诞生的
②需求是什么?是个体人、组织人遇到的问题
③问题从何而来?马斯洛说:生存、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需求,有标的有现实,问题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啊
捋一捋:
理想状态(马斯洛的需求)-现实差距(烦恼、欲望、渴求…)-用户需求-增量空间-产品机会-牵引用户(人性弱点带来流量和规模)-价值实现(用户价值、创作者价值)#ispiik小站#
iSpiik快记064:用户岂不是产品的一部分?
#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
之前从需求角度出发OKris_3zzz以化学反应的视角看了产品的周期,归为一句话就是”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产品和用户又哪儿有那么严格的界限呢?不过是利益组织划出了边界,扩大来看 用户反哺产品,岂不是也是产品的一部分了。
关联出来之前做旅游时候,旅游产品的业务逻辑中亦是如此:市场调研(可行性)-资源(找原料)-产品设计(用研和需求转化)-销售成交(交付)-游客出游(使用验证资源可用性)-旅游体验反馈(用户反哺)-产品服务改进
iSpiik快记063:产品的化学反应式
#需求管理# 这个动作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可以看作是化学作用中的“催化剂”,用户的抱怨、愿望、诉求、愤懑等等,都可以看作是化学原料,做产品就是使用“用研”的手段把原料搞来,加入“需求管理”的催化剂,产生化学反应生成“产品需求”的生成物。
用这些“产品需求”的生成物,去搭配通过”项目管理“的方法制造出来应用材料“产品功能”、”产品“、”产品线“、”产品矩阵“,这些”材料“再给用户使用。
这样,就是一个简单的”化学“产品#ispiik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