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返乡需持7日内核酸阴性证明#前两天和爸妈视频通话,还在沟通春节回河南老家的事情,最后还是说观察下近期官方的通知情况再定。
风险系数还是很高,春节这个超级场景,单是解决流动问题中国铁路、公路、航空几个大交通上面都折腾了多少年。话说当初买车也是为了回家方便,地铁+公交+火车/飞机+大巴+公交+步行,相信不少人经历过这个复杂的组合。 继续阅读iSpiik快记138:生活何处无产品,连春节就地过年也是
#春节返乡需持7日内核酸阴性证明#前两天和爸妈视频通话,还在沟通春节回河南老家的事情,最后还是说观察下近期官方的通知情况再定。
风险系数还是很高,春节这个超级场景,单是解决流动问题中国铁路、公路、航空几个大交通上面都折腾了多少年。话说当初买车也是为了回家方便,地铁+公交+火车/飞机+大巴+公交+步行,相信不少人经历过这个复杂的组合。 继续阅读iSpiik快记138:生活何处无产品,连春节就地过年也是
PM12条笔记(粗体字是PM12条,细体字是自己的感受):
1. PM首先是用户;
【PM面临的锚点很多,内部会存在协作锚点、内部利益锚点,但没有用户,pm又作何用。在个人与组织共生局整矛盾中,我思考过依存关系这个点,PM存在的价值就在于用户价值的实现,然后才有商业价值和岗位价值(个人价值)】 继续阅读产品之道|再看俞军老师“PM 12 条”
2020年9月
①沃尔玛购物称重时候,发现几乎没有人工称重台了,几个自助称重机➕一个指导员
②永辉超市购物,依然人工称重台,但是结账时候 白天基本就是2个人工收银,其他自助收银台
①对医院来说,病人是流量,门诊信息过滤器,输送给检验科/进而使住院部等,没问题了check out
②对于超市来说,顾客是流量,标品是非处方药,散称的就是处方药,处方就得经过信息过滤器“人工称重台/自助称重台”把物和准确的品类关联,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再到加工台,完事了check out
信息过滤器是不是产品中都存在?
社区的话题、板块、热点算是
新闻的分类算是
微信的标签功能算是
工具类产品呢?产品自身就是过滤器。
所以,流量如果视同需求,那信息过滤器的作用就是“名可名”,命名出来那些可以标记的东西。#产品之道#
“你存在于世的价值就是世界有你和没你的区别”
1、这里的“价值”需要打个问号?价值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
2、“你”可是一个人,可是一个“产品”
我们的快乐就是找到了因我不同的正向价值体现,表现路径为一个goal+一个触达的能力,底层仍然是遵循自我到超我不同层次的需求满足。
也即是马斯洛5层次的需求,不同阶梯的需求就是对产品存在感的指引(这里把自己的人生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产品)。
D:我又做了*****好吃的,超简单,超好吃!
M:哎!我女儿中用了,比我都强,我是啥都不会弄,弄了清是也不好吃
D:都是跟抖音上学的,上面啥都有……
一段70年代与90年代的对话,时间相差了20年,就像一段平行空间。信息科技的渗透,让人更容易搜索、获取想要的信息,也就是信息单元的流动性加强、对接效率大幅提高。反观前面几个年代,信息就如同当时没有建成的村村通公路、航线、国道、高速一样,被封闭存储。
①路本质是链接,人、财、事、物可以看作是大信息单元
②信息浓度/信息链接效率/信息流动性,正相关与社会经济发展
③突破信息壁层,也就是自己的思维壁层
从产品角度看的话,打破即是增长。若是对于用户的理解能从这个层面出发,岂不是有温度又有价值的事情吗?#ispiik小站#
数字化的进程提供了各式各样的产品,2b 2c 2g… 为组织数字化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也促进了组织内部SMART原则下的目标拆解落地:具体的、可衡量、可实现、现实的、有时限。很少再见到:工作态度良好5分、优秀10分这种了,一个人一个岗位被抽象为一串串可以代表的数字
“你再怎么可观地设计绩效体系,这个体系都无法真正地与你追求的目标画上等号,在这种情况下绩效体系越量化,越容易将团队成员带入追求绩效的数字游戏上,而忽视了真正的目标”
字节据说采用的OKR,所有人都可以看到leader的下个月下个季度的重点是什么,然后每个人都可以为此对标行为是不是可以帮助实现团队目标,你甚至可以看到张一鸣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大家想办法去靠近。另外,飞书在内部作用可见一斑。
这样看来,每个组织都是有一个叫做“团队/公司”的产品,做出来产品,给社会输出价值,也获取交换的价值。
2020年下半年给家里家电小换血,把不怎么用的小米4A电视机快递给了我爸,替换下了老家用了十年的长虹机,家里人反馈还不错。又赶在20年末给自己配了美的X4洗碗机,这个玩意一用停不下来,吃完饭锅碗瓢盆勺筷刀甩里面,走人…
对我来说,家庭装修时给不怎么用的电视机预留,话说团队中组织设计、管理制度制定,或者产品设计中的feature list,是不是也会有这种你以为的电视机功能,随着时代 市场 文化 竞品等变化,电视机在KANO中可能已经到了无差异级别了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世界的底层印象,价值观之上有经验、准则、常识等辅助,当表层的辅助都不足以完成判断和分辨之时,人或者组织就会启用价值观机制。
对人、对事、对物、关系、金钱,不论是个体、组织都会面临这样的时刻。同时,价值观的修正也是很艰难的时刻,打破了就是成长,没有突破则会愈加冥顽。
产品如此、人如此、组织如此。
钉钉大概是在4.5左右就可以对话界面发起投票了,我们曾用这个来进行每天中午的点餐统计;微信的文件传输助手怕是你的记事本吧(据说有人恶搞把自己头像和昵称都改成文件传输助手,然后收到了不知所云的东西)…阿迪的一件运动外套被我用来做饭刚刚好做为油烟防护服
产品设计的过程是从关注用户目标(问题)开始提供解决方案的,然用户是从问题开始去寻找解决方案的。这就意味着如果问题是真实的, 你的方案大概率可以奏效,但是对应初始用户群和初始预计场景可能会有你意想不到的偏离。产品难免遇到这种情况,就像之前有人因为车票难求就报名一个到那里的旅游团。
如果产品有这种情况,你说是产品之幸还是之错呢?其实不妨就让用户感受到产品对这种存在的推波助澜,指不定这是个新的市场机会#ispiik小站##产品设计#